景洪工业园区整体推进的思考
编者按: 3月24日,州委书记江普生、副州长岑化虎到园区视察时提出了“整体推进景洪工业园区”的指示。根据州委、州政府领导的指示,园区广大干部群众展开了实践活动。本文是西双版纳景洪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委书记、主任马力勇在曼沙村委会调研时同党员干部讨论“如何整体推进景洪工业园区”时的讲话摘要。
整体推进西双版纳景洪工业园区在现阶段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:工业园区的前期征用土地工作,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招商引资,规划辖区内村寨的新农村建设和试点工作。
要使五项工作同时推进,必须明确主攻方向。这个主攻方向就是:“突出一个重点,打好二个基础,实现三个过渡,做好四篇文章。”
一个重点:坚定不移地突出工业经济这个重心。加快工业园区工业经济发展基础,,通过工业经济的发展来带动辖区内各族群众和村寨经济发展,使工业经济成为我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龙头和强劲引擎。
二个基础:打好社会社会稳定和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基础。坚持 " 环境引资、项目立园 " 的理念,恪守 " 只有投资者成功,才有我们的成功 " 的诺言,一是狠抓综治维稳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,为园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。二是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为园区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和物质基础。
三个过渡:实现园区农业向工业的过渡;农村向城镇的过渡;农民向市民的过渡。
四篇文章:一是做好招商引资文章。抓好工业园区建设,实现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,实行主要领导带队,长期招商;选派优秀干部,驻点招商;通过已引进企业,以商招商;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地人文和资源优势,开展资源招商。通过扎实工作,力争08年引进一个亿元、千万元以上项目2—3个,09年有财税收入;二是做好新农村建设文章。突出曼栋龙等重点村建设,积极争取、实施好一批新农村建设项目,通过以点带面,带动全区新农村建设。西双版纳景洪工业园区将按照“一年试点、两年铺开、三年变样”的时间步骤,坚持试点村先行,典型引路,以点带面,全面推进辖区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。试点工作中我们要采取“抓两头、带中间”的方式,根据各村区位、资源、民俗、产业的不同确定城郊型、生态型、旅游型、民俗型、农家型等多种建设模式。成立西双版纳景洪工业园区新农村建设规划领导小组,聘请州内外专家帮助谋划思路、产业和措施,指导编制规划,经村民代表审议、新农村领导小组审批后实施,保障规划的科学性;三是做好关注民生文章。首先,保障对象上,尽量扩大基本生活保障的覆盖范围。其次,资金筹集上,坚持政府、集体、个人三方共担原则。再者,对失地农民实施差异性保障。四是做好党务工作文章。在园区机关,按照保优势、创特色的目标,抓班子强队伍,全力做好党建工作,为园区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;加强宣传工作,出台考核办法,制定激励措施,改善宣传工作条件,充分向外展示景洪工业园区发展成就和实绩;不断加强机关自身建设,增强机关公信力和执行力。在农村,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要求,始终要把农村党支部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,以此为抓手,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。